第355章整编

“东江军威朝廷戍守海疆,牵制满清,功德无量,杨某钦佩。”杨易朗声道,“毛将军开镇东江,战功赫赫,然,死的冤枉。”

简短两句话,肯定了东江将士的功绩,为毛文龙平反,震撼着他们的心灵。毛文龙是东江军的灵魂,在将士们眼中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,灵魂没了,肉体也将逐渐消亡。

部分东江将士眼眶湿润,这些年来,他们受的苦难有几人知。兄弟反目、骨肉相残,将他们的气血消耗殆尽。

“诸位不必担心,我杨易是来重建东江的,不是来杀人的”杨易继续道,“东江是制约满清兴盛的咽喉,以往朝廷重视的不够,但是我杨易来了,那就不同了。我会重振东江军威,一雪前耻。”

东江将士们静静的听着,杨易的话掀起了他们对往日辉煌的回忆。

“你们对杨某不熟悉,没关系,日子长着呢,杨易不会辜负你们的”杨易语气转厉,“东江兴盛需要诸位勠力同心,但杨某的眼中揉不得沙子,若是阳奉阴违、私通敌国,休怪不讲情面。”

杨易表明了态度,恩威并济。残余东江军将士们感受到新来的主帅并非愣头小子,而是带着威严来的。

沈志祥单膝下跪,“副将沈志祥拜见军门大人!”他用行动表明了对新来主帅的态度,服从领导,其他将官纷纷单膝下跪行礼,“拜见军门大人!”

杨易亲手扶起沈志祥,“将军请起,诸位同僚请起!”

见众人起来,杨易对沈志祥道,“岛上有多少军民?补给可足?”

“回军门大人,全岛两千人,壮丁八百。”沈志祥苦笑道,“偏僻孤岛,石多地少,根本无法自给。毛将军走后,朝廷补给急剧减少,朝鲜国暗中接济些许。去年底,皇太极东征朝鲜,逼迫朝鲜为臣,朝鲜不再提供补给。原本仅有的存粮也多在皮岛,皮岛沦陷,其他岛屿的兄弟们彻底失去补给,唯有打渔艰难求生。”东江军的生存环境确实艰难。

来前杨易就预估到了补给的不足,杨易对陆青道,“把带来的粮食分发给东江兄弟们……壮丁每人二十斤精粮,五斤蔬菜、五斤肉,十个鸡蛋,其余无论老弱妇孺减半分发。”船队带来的物资有限,要考虑到以后的供应,杨易精打细算的安排。

得知新来的主帅带来粮食,岛上军民个个眼睛放光,岛上生活太苦了,他们的主食就是海鱼,海鱼还不是那么容易捕获的,要冒着生命危险在海上捕猎。很多人溃败之后就没吃过米面和蔬菜,营养明显不良。

杨易此举再收军民之心。

……

岛上的生活确实艰难,连一座像样的房子也没有。辽东沿海的岛屿靠近大陆,以往并没长期居民居住,只是出海的渔民在岛上短暂停歇。女真兴起之后,辽东战乱不断,大批辽东百姓和溃败的明军不得不退居海岛扎根。

有一段时间,明清双方展开海岛攻防,今日你占了岛,隔几日我又杀过来,每一次战斗都损坏本就不多的“房产”。

沈志祥的“将军府”算得上岛上最豪华的建筑,石头砌筑的房子,墙面上的石头突兀,并没有砌平。其它的房屋就是树木简单搭建的,根本不防风,更多的是草棚。

沈志祥带着杨易“参观”,惭愧道,“皮岛沦陷后,溃兵太多,无法安置,只能简单的搭建房屋。”

杨易淡然道,“条件可以慢慢改善,能留的性命就不错了……还有哪些岛上有东江的兄弟?”

沈志祥道,“确切消息是鹿岛、海洋岛还在兄弟们手里,其它地方不得而知,卑职猜测,长山一带的小岛上应该还有兄弟们守着。”

……

当夜,岛上气氛热烈,军民们终于能吃顿饱饭了,言谈间对新来的主帅充满赞誉。杨易则召集几名东江军官,了解皮岛的具体战况。

今年一月,朝鲜国王李倧被皇太极击败,投降称臣。迫于皇太极压力,朝鲜彻底中断对明军的补给。二月,皇太极命孔有德、耿仲明等将领率五十艘战船攻取皮岛,朝鲜派信川郡守李崇元、宁边府使李浚领战船助战。

总兵沈世奎率军奋起而战,依托山势布设火炮,集舟师对抗。清军攻岛一月未果,皇太极命勇猛善战的阿济格接任统帅,并带来一千精锐护军。

阿济格采取偷袭和声东击西的策略,成功登岛。清军以护军为先头部队,迅速打开突破口,明军步步溃败。总兵沈世奎倒也英勇,率领部下奋战到最后,受伤被俘,随后就义。

历史上有这么一段记载,沈世奎被俘后,被清军将领马福塔押解到阿济格帐中,沈世奎不参不拜,盘腿而坐地上。马福塔见其态度傲慢,怒道,“你怎么敢这个样子?”沈世奎冷冷道,“只愿你们快快杀我”。

马福塔说,“你把衣服脱下来”

沈世奎道,“我为什么要脱衣服?你们杀人,还要穿被杀人的衣服,这是你们常干的事。你杀我之后,染血的衣服你们自取好了”

阿济格恼羞成怒,命马福塔将沈世奎推出帐外杀了。

这段记载出自朝鲜《李朝实录》的记载,当时朝鲜是清军的仆从军,能够了解到真实情况,应该属实。

杨易感慨,沈世奎热衷权力,为了争夺总兵一职费尽心机,挑起内乱,极大损耗了东江军的实力,而且做了总兵后贪污弄权,任人唯亲,但在国家大义面前没有选择投降,至少为国尽忠了。

杨易沉声道,“若没有朝廷和朝鲜援助,我们能否以孤岛自给?”

“不能!”沈志祥语气坚决,“海岛贫瘠,不宜耕作,而海产所获太少,无法补充所需。”

杨易并不指望混账朝廷提供补给,凭一己之力他也能负担得起,但是距离太远,成本极高,不是长久之计。若想维持东江军镇,必须有就近补给的地方,朝鲜已然臣服于满清,靠他们显然行不通。

杨易的目光在地图上来回扫视,终于,他看到了一个“圆圈”……

……

接连三日,杨易对石城岛军民进行整编,裁汰老弱伤残,选取五百精壮混编进入杨易带来的农场军中,组成新的东江军。杨易任命李大海为副将,统领全军,沈志祥为副统领。

这样实际上相当于以农场军士卒为骨干组建新的军队了,已非过去的东江军了。对于普通军民,杨易采用军户编制,进行半军事化管理。

这样的改制,导致一些原东江军将领反对,他们认为杨易是将东江军鲸吞了,现在的东江军不再是以前的东江军了。

对杨易而言,军队必须遵从自己的意志,东江军原来的军阀习气浓厚,必须彻底改造。对于反对声音,杨易并没有强行压制,而是采用柔和手段。原东江军军中的优秀军官继续留在军队了授予相应的职位。对不合格军官也没有革职,而是让他们管理军户。

至于普通士卒,杨易给予的高新待遇足以让他们趋之若鹜,而裁汰出去的士兵个个捶胸顿足。毕竟为国守疆,没有功劳也有苦劳,杨易给予他们丰厚他们的抚恤,连家属们都给了钱粮。可以说,杨易对他们是厚待的。

改制下来,杨易彻底赢得了东江军民的心,也完全掌握了军队。

……

展开全部内容
友情链接